重点推荐
FM Global 全球副总裁Louis Gritzo博士专访(2018年第2期)


发布时间:2018-3-20

【编者按】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改革开放40周年。立足新方位,面对新矛盾,保险业如何转型升级,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行业共同关注的焦点。学习借鉴国内外成熟保险组织经验有助于推动我国保险业的创新与转型。在此背景下,我们将邀请国内外知名险企分享理念经验。

 

    2018年1月10日,《保险业风险观察》主编周伏平博士前往法特瑞互助保险公司(FM Global)的中国总部上海,对其全球副总裁兼研究部负责人Louis Gritzo博士进行专访,就FM Global所进行的科学研究及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规范标准发展等话题进行讨论,以期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感谢FM Global刘婧女士、殷颖智博士对本次采访提供的协助    

 

    《保险业风险观察》:我们是读了一篇关于FM Global的报道慕名前来采访的。请简单介绍一下FM Global的公司背景、研究部的情况及贵部主要从事的研究工作?

 

    Louis Gritzo:FM Global创建于1835年,总部位于美国罗德岛州,是全球最大的工商业财产互助保险公司之一,具有独特的针对财产损失和运营中断的保险产品和风险管理。FM Global与其它保险公司的不同之处在于:一是我们的保险单主要是基于工程师系统专业的风险工程评估所提供的精确的风险数据和信息,而不是以精算评估为基础,我们没有精算师;二是互助模式,FM Global的保险客户就是我们的业主,共同利益使我们能够在加强风控、减少损失方面进行合作。

 

    FM Global研究部有100多位研究人员,主要任务有两项:一是识别和分析工商业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二是研究如何采取经济有效的手段降低其风险,主要包括财产损失和运营中断损失风险。

 

    《保险业风险观察》:对于一家保险公司而言,成立一个大型的研究机构,其意义是什么?

 

    Louis Gritzo:我们是一家致力于帮助客户预防风险、降低损失和承保剩余风险的独特保险机构。我们的商业模式是以通过工程部门和客户合作来降低风险、通过保单转移剩余风险为基础的。作为互助制公司,我们的客户就是公司的业主,这就实现了前面提到的合作关系,同时采用经济有效的方式降低风险也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降低风险能够改善客户的财务状况,也能够改善FM Global的财务状况。当剩余的风险转移给我们时,我们有能力及时、足额予以赔付。

 

    我们认为自己是客户稳定的绿洲,我们有他们需要的保险准备金、工程建议和根据他们的风险(而非精算评估的预测风险)而量身定制的保单。最重要的是,我们可以改善他们的风险状况,他们可以通过保单将风险转移给我们,帮助公司维持运营和取得成功,所有这些都需要以大量科学研究为基础。

 

    《保险业风险观察》:FM Global研究部在风险防损中秉持怎样的理念,怎样支持FM Global工程部门和保险部门?

 

    Louis Gritzo:我们相信所有风险都是可以预防或有办法降低的,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经济有效的方法防范风险,从而使工商业企业仍能保持盈利。

 

    我们研究的风险包括频发灾害,如火灾、爆炸事件;自然灾害,如飓风、洪水、地震;新兴风险,如网络风险、恐怖袭击、气候变化等。我们需要在企业遭受损失之前了解并避免或降低这些风险。

      

    我们认为这些研究就像是火车的前灯或建筑物的基础,我们研究目的是得到未来可以被应用于风险管理实践中的知识。我们公司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从实践中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认为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为此,我们培养了大批高级工程师,以收集和分析数据、开发和维护标准等,同时,支持保险部门不断提出和完善承保、服务、理赔方案。

 

    《保险业风险观察》:客户会接受你们建议的方法并将之应用于风险管理实践吗?

 

    Louis Gritzo:是的。客户依据我们的建议来确定最优的风险管理方案。通过“识别风险—评估需要降低的风险—从降低风险中获益—提高公司盈利能力—增加评估和降低风险的投入”,形成良性循环,既有利于客户更好地经营,也有利于我们自身发展。

 

    《保险业风险观察》:FM Global研究部是否与国际上其他的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中国有哪些合作项目?

 

    Louis Gritzo:我们在欧洲、巴西、印度等国家或地区都有广泛的研究合作,目前在中国有三个较大的合作项目:一是与天津消防研究所合作,主要研究中国某类仓库的火灾风险及降低方法;二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火灾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研究火灾模拟模型,这是一个通过流体动力学模型来预测火灾发展的国际合作平台,有助于在火灾发生前对火灾作出预判;三是与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合作,研究热传递和材料燃烧特性。

 

    这些合作非常重要。一直以来,不同地区的人们对于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和结论。通过对结论的比较和融合可以制订更好的解决方案。就像世界上的火灾都一样,因为起火的物理原因是相同的,但是各地建筑物的结构和建造方式不同,其中采用的理论和技术也不同,因此需要科学地融合并理解这些差异,在此基础上发展技术进而降低风险,这就需要技术专家的交流与合作。比如给予他们一起工作和研究的机会,使他们可以深入地交流,得到更好、更易接受的方法。

 

    《保险业风险观察》:专家也需要相互启发,加强合作,不断完善风险防控技术,优化风险管理方案。

 

    Louis Gritzo:我们利用自身收集的数据等资料建立了自己的工程标准,即FM Global 财产防损数据册,其中包括如何评估风险和降低风险的建议,这些资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都可以免费提供。这也涉及刚刚提到的交流与合作,事实不断证明,这些标准在文化不同的国家如中国也同样适用。

 

    我们国际规范和标准部门的一个任务就是将我们的标准与中国的标准制定部门沟通,学习和了解中国标准的情况,同时与中国的政府部门合作,完善这些规范和标准,以提高我们中国客户抵抗风险的能力。

 

    这对整个行业都是有益的,确保风险整体可控,进而可以避免大规模的财产损失。这不仅有助于企业的成功,也同样有利于经济发展,提高安全水平,降低转移到保险公司的风险,同时也意味着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

 

    在中国,我们也与公安部合作,希望在未来可以帮助中国的企业更好地发展,当然,这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在中国开展业务,这是共赢。

 

    《保险业风险观察》:我们非常感谢贵公司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希望继续帮助中国企业不断提高预防风险的意识,并提供便捷的分享平台。

 

    Louis Gritzo:分享知识非常重要,包括与中国实验室的合作来展示这些知识,分享可能影响政策制定的资料如测试数据、统计资料等。最终,有助于规范和标准的完善以及整体技术水平的提高。

 

    《保险业风险观察》:目前,我们十分重视对大数据的研究,但企业更多的是将其应用于研究如何在经营中获利,较少关注如何降低客户的风险和损失。

 

    Louis Gritzo:这正是未来我们希望在中国发展的领域。当我们与公司合作时,工程师会到访公司的每一个场所和设施,根据我们的标准给出清晰的风险状况分析,比如评估建筑状况,给出经济有效的解决方案。每一次查访大约会得到700个数据,目前我们在全球大约10万个地点进行勘查,每年可以收集约7000万个数据用于评估风险,但仍有公司会遭受损失,这也是我们还需要保险的原因。

 

    我们通过深度分析来研究这些收集来的数据之间的关系、企业的损失程度以及造成损失的因素,这不是简单的一两件事,而需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组合来评估发生重大风险的可能,因为有时几个看似不重要的因素组合在一起也可能带来较大的风险。公司没有明显的风险固然好,但小的隐患也可能通过组合成为大风险。我们收集这些数据并不是为了精算,而是为了帮助客户了解自身情况,从而掌握自己的命运。

 

    《保险业风险观察》:就火灾风险而言,从您的研究角度看,最重要的防损措施有哪些?

 

    Louis Gritzo:我们做了很多方面的研究,整体来看,自动喷淋系统仍是最好的财产保护措施,虽然它是一种很传统的方式。同时,我们希望可以通过使用适当材质的材料等方式来减少仅依赖自动喷淋系统的压力,如使用低可燃性的建筑材料、减少火灾蔓延等。

 

    消防喷淋系统是一个关键点,但不是全部。从防灾的角度还要考虑到建筑物是否牢固、喷淋系统设计是否正确、消防供水是否充足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认为防范火灾不是仅仅依靠喷淋系统,但没有喷淋系统绝对是巨大的漏洞。

 

    《保险业风险观察》:目前FM Global研究部最关注的自然灾害研究是什么?

 

    Louis Gritzo:随着在易遭受自然灾害区域建立的企业越来越多,自然灾害风险对于企业的影响越来越大。

 

    火灾风险在各地都是相似的,其损失程度主要取决于建筑用途,而自然灾害的损失程度则取决于建筑的地点。

 

    近期,我们主要关注对洪水灾害的防护。洪水是世界上对企业影响频率最高的自然灾害,洪水所影响的人员和企业比其他任何灾害都多。去年,我们发布了采用基于物理基础的统一方法绘制的全球洪水地图。另外,我们还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合作,并利用90 m卫星数据来评估全球各地洪水风险。

 

    我们在检测防洪设施方面也有很先进的标准,可以避免建筑物进水。假设现在有一个需要测试的制造商,我们就可以测试并确定他们的产品是否能起作用。如果产品通过了FM Global认证,就意味着它通过了真实洪水情况下的测试。我们与美国政府合作来测试他们设置的防洪屏障性能,确保当用户遇到危险的时候可以得到保护。

 

    洪水的另一个特点是它受气候变化的影响严重,随着气温的升高,空气中会有更多的水,当水通过降雨释放时,会积累更多的水。虽然整体来看降水不会增多,但单次降水量可能会很大。这只是气候变暖的简单物理原理,在我们已经建立的洪水模型中,降水率与气温变化有关,但目前对其具体的作用机制尚无定论。随着气温的变化和降水率变化数据的积累,我们可以在原来的基础上修正和改进我们的洪水地图,这就是我们的洪水战略,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把它称为基于物理模型的洪水水位。

 

    我们的研究从降雨开始,追踪它有多少渗入土中,有多少进入河流,然后将其与洪水的数据进行比较,同时,研究也包括河流扩展支线的方式,洪水在地区间不同的原因以及历史洪水数据。

 

我们也在加强对地震风险的研究。比如我们与中国地震局进行合作,去年有三位中国专家来到我们的研究中心,我们一起研究了可评估地震灾害的开放源模型,以期更准确地评估中国地震风险。

 

    未来两年中,我们将进一步研究地震灾害,努力改进和完善我们现在的地震地图,这份地图可能比地震灾害知识更重要。虽然目前有很多以前的地震数据,但是由于使用了不同的数据分析方式,得到的预测结果也不同。而全球地震模型通过与地震中心合作,使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建立在更通用和一致的基础上,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风险的过去与未来,从而完善了地震地图。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在完善中国的地震地图。

 

    《保险业风险观察》:这是十分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

 

    Louis Gritzo:是的,这也是建立在实现保险目标上的重要研究。虽然全球的大学、研究机构以及公司都在进行基础研究,但与他们不同,我们的研究以评估和降低风险为目标。在进行研究创新时,我们会遇到如建模和求解困难等技术挑战,也需要与其他团队合作,借助其开源文件模型、灾害数据等。

 

    《保险业风险观察》:FM Global的风险管理文化是如何逐步形成和得到强化的?

 

    Louis Gritzo:我们的做法是让工程师到现场做细致的风险评估,并制订风险管理方案来降低风险。未来,我们将延续这一传统。同时,我们的工程师不仅要考虑一直存在的传统风险,如火灾,还要考虑新的风险。这些新风险可能已经纳入我们更新的标准里,也可能还没有被纳入进来,需要不断研究。这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风险管理过程。

 

    有趣的是,旧的风险一般不会消失,而新风险的出现却是必然。在一个风险不断增加的环境下,能够赶在新风险造成损失之前,恰当地评估和降低风险显得十分重要。

 

    《保险业风险观察》:您对加强中国保险行业风险文化建设、促进保险公司加强风险管理有哪些建议?

 

    Louis Gritzo:保险行业有降低风险的责任,这也是其核心任务之一。在风险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保险业无法只是单纯地转移风险,这种仅靠精算知识来计算损失概率,然后收取固定保费的经营方式已难以为继。以火灾为例,展望未来,尤其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中国,保险行业应与其他机构如科研院所、有关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联合起来,建立完善的建筑标准以降低火灾风险,从而确保国家,甚至世界经济环境的健康安全。

 

    降低灾害对于保险业和政府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如我们国际规范和标准部门做了许多关于有效防火机制的研究,这是因为在全球范围内火灾是企业遭受财产损失最多的灾害。我认为这也是一个合作机会,欢迎对这项工作有兴趣的人与我们一同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研究防火措施,尽可能帮助企业降低成本。之后,我们也会努力将这些新成果放入国家的建筑规范以被更多的人使用,进而达到降低整体风险的效果。

 

    《保险业风险观察》:2017年对于中国保险行业是十分艰难的一年。如今,整个行业都在努力回归本源,更加注重降低和防范风险,因此您刚刚提到的这一点恰逢其时,我国的保险从业人员和监管机构此时更容易理解这些理论研究和风控技术的重要性。

 

    Louis Gritzo:是的,我也认为还有很多机会去改善目前的状况,可以通过共同研究来确保我们掌握尽可能准确的自然灾害知识和尽可能多的预防手段。我们欢迎感兴趣的人加入我们的团队,一起研究如何降低风险。

 

    《保险业风险观察》:我们国家也有一些大学和研究中心的学者在做类似的研究,但如何把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应用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Louis Gritzo:从理论到实际,需要理解现实情况,确认你的研究中有哪些可以应用到现实中来。研究就像一个追逐的游戏,不仅仅知道哪些是你要做的,还要不断研发自己的技术,找到新的理念。事情不是总和我们的预期一样,研究中会遇到很多挑战:有许多原来认为困难的事情最后没有成为困难,但原来认为顺利的事情在研究中反而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整个研究过程也需要可以应用到实践中的目标,这也是我们需要与使用这些研究成果的人合作的原因,比如与把这些研究写入法案或规范的监管机构或可以使用这些技术的企业合作。与单纯的研究不同,我们需要从思考整个保险流程入手,如何从一开始就把工作做好,使用符合经济有效原则的方式降低风险。一些事情在最初做的时候仅需很少的成本,如改变建筑的设计,但如果初期不重视,后期可能会大幅增加成本。如果我们通过这种方式切实降低了风险,那么我们不仅会有一个更稳定的保险市场,也符合经济效益的原则。

 

    这里有一个很实际的例子,假设我有一个大仓库,我通过将整个仓库分成若干小仓库的方式来降低火灾风险,这样一来,发生在一个小仓库的火灾不会蔓延到其他地方。这是通过划分区域的方式被动地保护来防止火灾,但问题在于我需要将货物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每一次转移都会发生成本。但如果使用消防喷淋系统,就可以将货物放在任意地方,而且只需要付出一次性的成本,虽然后期还要维护这个系统,但一般情况下,现有员工就可进行大部分维护工作。与之前相比,这种方法仅需一次性的投资。

 

    另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在洪泛平原建造工厂。如果有四五个可以建造工厂的场地,但不知道哪里容易发生洪水,那我将无法选择最优的工厂位置。但如今中国的企业家可以借助我们的洪水地图来判断哪里不容易发生水灾,从而选择合适的建厂地址。

 

    《保险业风险观察》:但仍旧会有人将工厂建在可能发生水灾的地方,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继续研究如何降低风险的原因。

 

    Louis Gritzo:您提到我们已经在洪水区建厂后所面对的挑战。第一,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区域在哪里,但我们并不想从自身经历中学习,这又回到绘制洪水地图的意义。之后,我们要寻找应对水灾的方式,如制订防洪应急计划,这可以确保大家知道谁负责设置堤坝,遇到洪水该如何做等。要保证这些事情都到位,需要公司与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合作。

 

    《保险业风险观察》:目前来看,我们认为,树立风险的意识是第一步,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步。如履薄冰并不可怕,当你如履薄冰而不自知时才是最可怕的。所以说风险意识十分重要。目前我们需要花大力气帮助人们意识到面临的各种风险,并告诉他们有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

 

    Louis Gritzo: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保险业风险观察》: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巨灾频发。请问你们对于中国的巨灾风险体系建设有哪些建议?

 

    Louis Gritzo:巨灾风险体系建设是一个非常庞大复杂的工程。首先应建立在对风险较为完善的认知上。了解哪些区域有哪些风险,风险发生的频率和可能造成的结果。没有这些,就很难构建有效的体系去减少风险。比如对洪水、地震、飓风、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都需要真正了解其最优应对措施。这也是中国研究机构可以和保险机构合作的地方,共同研究建筑采用的材料、建筑规范和标准的制定、监管机构的具体施行方式等问题。我们知道中国也面临着一些风险,我们可以协助你们了解危险的具体程度和形态,这是最重要的。

 

    其次,要给予企业降低风险的激励政策,最理想的是在保险合同内设立相应的措施,如果企业想建造在容易遭受飓风或暴潮的沿海地区,需要有政策来确保他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来避免灾害。这有助于在风险形成之前就着手降低风险,但这必须建立在政策能够执行的基础上,而不能仅仅是一些条款的规定。人们需要在了解这些政策重要性的基础上应用它们。

 

    模型分析应能分析风险带来的整体影响,不应只考虑灾害对一个建筑的风险,而应考虑其对整体经济造成的影响。比如,如果发生地震、洪水和飓风,分别会造成什么样的潜在损失。

 

    如果了解了风险,并制定和实施了一些激励政策去降低风险,就可以将得到的数据、知识应用于已有模型,据此来判断企业、城市甚至是国家所面临的风险。这不仅关乎确定单一的灾害影响的区域,更在于判断其他与该地区有关事物受到的影响程度,甚至判断灾害对整个国家整体的影响。

 

    如果因灾害而破坏的工厂是零件的主要供应商,那么就会有许多公司因无法得到原材料而遭受损失,这是风险带来的更大范围的经济影响。同样,风险也会影响就业,当企业破产,企业工人也就失去了工作。虽然不同的地区情况不同,但在大多数情况下企业在遭到灾害后很难恢复原貌。我认为这是一个可以帮助人们理解灾害带来更广义的经济损失的机会,从而促使人们积极应对挑战。

 

    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独特性在于:一是,中国有先进的学术和研究机构,中国的科研机构在世界名列前茅,并且研究能力在不断提高。二是,中国政府在积极采取行动,改进建筑标准。三是,中国的保险业正处于发展阶段,并且行业自身也意识到需要通过改革使产品的保费更低、保障更全、受众更广。希望今后有机会更深入地交流合作,与中国保险同业分享风险防控的技术和经验。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