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推荐
监管之声:科技赋能 创新驱动——破解信息不对称和风控难的浙江探索(2020年第5期)

 

发布日期:2020-10-14

 

中国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局长 包祖明

 

    信息不对称一直以来是困扰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的难题,也是银行信贷风险防控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浙江银行业紧紧抓住信息技术变革和数字经济发展大趋势,有效借助金融科技手段,依托浙江良好的数字经济基础以及“最多跑一次”和“数字浙江”建设契机,在精准服务和风险防控方面做了一些积极有效的探索,初步形成了以科技赋能、创新驱动为核心,“平台+机制+技术+生态”的四轮驱动新模式,全方位破解小微金融服务中的信息不对称难题,破解小微金融服务痛点、堵点和难点,特别是疫情发生以来,有效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助力“六稳”“六保”工作。

 

    一、大数据平台赋能,智能化提升金融服务效率

 

    实践证明,运用科技手段,可以将分散在不同部门的信息有效整合汇聚,最大程度消除信息壁垒,最大程度把企业数字资产转化为信用资产,将金融机构原本不了解、不信任的企业转变为可以信赖的伙伴客户。特别是在遭遇疫情冲击的特殊时期,实地走访、面谈等传统风控手段受到制约,需要更多借助非接触式手段来辅助客户信用审查。从浙江的探索实践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早期主要通过走千家、访万户等扫街扫村方式营销客户,通过上门调查、眼见为实、自编报表、交叉验证等措施掌握客户“硬数据”和“软信息”,缓解信息不对称,从而降低门槛、控制风险的“跑街”模式。到后来,银行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客户挖掘、数据采集与分析能力,缓解信息不对称,推进金融服务线上化的“跑数”模式。2019年以后,浙江银保监局基于浙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和“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提出“数据赋能金融服务”的项目思路和建设方案,牵头承建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集成信息一键查询、融资需求发布、业务支持等功能,打通了金融机构与政府部门的信息壁垒,由此解决了传统“跑街”模式人力成本高、风控能力依赖客户经理经验、服务效率不高和“跑数”模式政府信息未全面融合、银企供需信息无法智能匹配、外部数据安全性等问题。自2019年11月发布上线以来,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累计交易量突破4600亿元。特别是疫情期间,“非接触式”线上金融服务优势明显。

 

    首先,要解决数据“可用”“能用”的问题。公共数据虽然具有权威性,但实际获得的数据很大部分并不符合银行业风控标准,不少数据不能直接使用。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依托省公共数据平台建设“金融主题库”,构建完整的行业数据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数据“可用”“能用”。对汇集的54个部门数据进行深度清洗,梳理形成企业基础信息、经营信息、关联信息、负面信息、交易信息、环境信息六大类指标体系,构建数据质量自动化监测机制,设计3186条检核规则,每日定时自动化质量检验和异常预警。建立错误数据反馈修正机制,确保所有操作有痕迹、可追溯,实现了数据治理闭环。

 

    其次,要解决信息共享方式灵活高效问题。传统的数据共享多以页面查询的方式提供给银行,有的还固化为征信报告,很难全方位满足信贷业务的需要。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坚持“数据服务”理念,打造一个行业通用的数据中台,从而有效解决数据应用场景单一、信息共享不充分等问题。收到企业融资申请后,银行在信贷调查、审批、放款直至贷后管理的全流程中,可个性化定制“字段级”查阅权限,一键式精准获取企业信息。截至2020年9月15日,数据调用量累计超过1300万次,涉及企业56万余家,其中62%是注册资本金在1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在疫情期间,银行客户经理无法实地开展信贷调查,平台帮助银行无需现场核实,即可掌握企业真实信息,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

 

    再次,要解决供需对接有效性问题。不少地区平台均建有“信贷超市”,多采取“抢单制”来实现供需的对接落地,但先抢到的银行未必有合适的产品能够对接企业需求,反而可能贻误企业最佳融资时间。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在 “浙里办”APP开发了“浙里掌上贷”,企业注册后即可在线发起融资申请,平台依托大数据计算“智能匹配”,向企业精准推送最合适的信贷产品。对于首贷客户,匹配策略包括是否符合准入门槛、是否满足企业诉求、是否方便就近对接、是否符合银行风险偏好;对于续贷客户,企业贷款到期前可自动提醒对接原贷款银行,符合无还本续贷条件的主动告知提醒,在线一键续贷。截至2020年9月15日,平台已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的银行体系,161家银行机构、7144个网点入驻,发布863款信贷产品,2.9万名普惠条线的客户经理和信贷审批人员可随时在线处理融资申请。平台直接完成授信1674亿元,其中90%的贷款3天内完成授信,93.3%的贷款为普惠型小微贷款,26.5%的贷款以纯信用方式发放。

 

    最后,要解决跨系统业务协同问题。如果平台没有实现与其他政府职能部门线上业务系统的协同联动、相互隔离,就难以提供综合性金融服务解决方案。浙江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充分对外开放,与多个省级部门建立跨系统业务协同机制。例如,与省自然资源厅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云平台建立业务协同,在全国率先完成“总对总”抵押登记线上办理系统建设,实现抵押登记全流程“网上查、网上办”,借款人“一次不用跑”,累计办理业务33.9万余笔,原线下5到8天的办理时间压缩到平均5小时左右。与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非上市公司股权质押业务办理系统”、省税务局“银税互动”平台、省经信厅企业服务综合平台、省商务厅“订单+清单”系统等开展对接,实现在线业务办理、防范化解风险等领域的跨部门协作。同时,积极拓展到保险领域,开发“浙里掌上保”子模块,支持报案理赔、票据信息查询等业务场景落地。

 

    二、机制赋能,制度化提升金融服务精准性

 

    小微企业、大中型企业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各有其不同表现特征。对于小微企业而言,主要面临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一方面,小微企业经营风险更高、信用等级低、缺少抵押物,也难以得到有效担保,导致银行“不敢贷”。另一方面,由于小微企业单户贷款需求有限,收益难以有效覆盖成本,银行“不愿贷”。对于大中型企业,银行间信息不对称、“垒大户”的情况较为突出。为针对性解决不同类型企业信息不对称问题,除了借助金融科技手段外,机制建设也不可或缺。浙江银保监局积极研究浙江经济特点、行业运行规律,创新四项机制,针对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企业,提供差异化金融服务,使银行“敢贷”“愿贷”。

 

    (一)创新“4+1” 1小微金融服务差异化细分工作机制

 

    小微企业群体数量庞大,包含创业者、个体工商户、作坊、微型企业、小型企业等多种类型。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小微企业,融资需求不同,银行掌握的企业个性化信息也不同,授信模式、风控手段和理念均不同。只有细分群体,才能逐个了解企业个性化信息,提供精准服务,提升服务的深度、广度。结合浙江实际,针对小微园区、供应链型、科技创新型、吸纳就业型等4类重点小微企业,浙江银保监局量身定制差异化细分工作方案。针对小微园区,扎实推进小微园区分类建档和授信工作,依托“园区大脑”采集园区运营方和入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资信状况、融资需求等信息并进行分类,夯实授信工作基础,持续推进“金融+科技+园区+政府+监管”的“五位一体”小微企业园金融服务模式。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4.6万家小微园区企业分类建档覆盖率超过50%。针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深化供应链金融服务,充分整合产业链商流、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等信息,探索差异化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和风控措施,“一企一链一方案”“以大带小”,加大对上下游中小微企业金融支持保障力度,推进全产业链加快复工复产。截至2020年6月末,辖内银行已为1.7万家产业链核心企业提供1.7万亿元周转资金,为14.7万家上下游中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支持1.5万亿元。针对科技型企业轻资产、抵押担保物不足、短期财务指标不优的特点,联动省科技厅,推动银行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清单式管理服务,提供“全生命周期覆盖+增值服务”方案,探索开展商标权、专利权等质押贷款,并有效利用企业的知识产权、研发投入、科技人才、创新产品等知识价值信息,将科技型企业的知识价值信息转化为融资信用信息。截至2020年6月末,辖内银行业共服务科技型企业3.8万户,贷款余额5608.2亿元。针对吸纳就业型小微企业,引导银行机构进一步下沉服务重心,“网络+网格”构建更加符合吸纳就业型小微企业需求的金融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税务、人力社保等领域信息共享和协作,推动银行机构精准服务诚信个体工商户。截至2020年6月末,全省个体工商户贷款余额7794.6亿元,较年初增长14%。深化银行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合作,推动银行加强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合作,建立“总对总”对接机制,加强小微企业信息互通,完善客户评价机制和筛选标准,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二)建立“伙伴银行”制度,与小微企业共成长

 

    细数过往,浙江许多知名企业都是从小微企业成长起来的,如阿里巴巴、万向集团、娃哈哈等,这些在时代发展中一步步壮大的企业,都经历了从创业期到成长期、成熟期的各个阶段,创业期也同样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浙江银保监局主动引导推进“伙伴银行”建设,通过“百行进万企”“三服务”等活动,建立一对一的定期走访对接机制,通过面对面的沟通了解企业经营、财务、融资等信息,建立“伙伴”关系,鼓励银行机构与小微企业共成长,按照10万元以下、10万—50万元、50万—500万元、500万—1000万元等授信规模,分层分类提供精准服务。对于小微企业园,原则上为同一园区服务的“伙伴银行”为3—5家,并探索实施小微企业园主办支行制度,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同时,对服务银行超过3家的普惠型小微企业、超过2家的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主,主动引导推进“伙伴银行”建设,防止众多银行“一哄而上”“垒小户”,过度授信。

 

    (三)建立首贷户培育机制,抓源头治理

 

    增加首贷户,是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明确要求。实践中拓展首贷户主要面临精准获客难、授信审批难、有效转化难等“三难”问题,浙江银保监局出台首贷户培育工作方案,探索破解首贷户培育困难背后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针对首贷户“在哪儿”,浙江银保监局指导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充分挖掘现有信息,精准触及目标客户。针对“百行进万企”、小微企业园分类建档企业、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企业、本行结算账户企业以及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的各类小微企业清单等“五张清单”中的无贷户,深入摸排企业融资需求,分层分批形成本机构的首贷户储备库,及时做好对接服务。针对首贷户授信审批难,指导银行机构优化首贷户授权审批管理权限和业务流程。通过信息的交叉验证,降低对财务报表的依赖;注重考察首贷户真实经营状况和第一还款来源等信息,加大信用贷款支持力度。针对首贷户有效转化难,指导辖内银行机构建立“无贷户—首贷户—伙伴客户”递进式金融服务路径,为首贷户提供全流程、递进式金融服务。对纳入储备库的无贷户,配备专门客户经理;对已获得贷款的首贷户,建立配套金融服务方案。多维度加强首贷户辅导培育,从源头抓起,帮助首贷户提升信用管理基础,普及金融知识,鼓励企业规范财务管理和公司治理,为银企信息共享打好基础。截至2020年6月末,浙江辖内当年首次贷款企业44035户,首次贷款金额1998.27亿元。

 

    (四)建立联合会商机制,破解大中型企业银企信息不对称风险

 

    一直以来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银行机构更加偏好大的企业、大的项目,普遍存在“垒大户”的问题;也高度依赖抵押、担保方式,而不是企业自身现金流,形成所谓的“典当文化”。“信息不对称”是当前诸多金融乱象的根源之一,尤其是在传统“一对一”“背靠背”情况下,过度授信、多头授信情况普遍存在。浙江银行业通过联合会商,集合全行业的力量,补上银行授信环节的制度短板。共同分析和研判企业运营、财务等状况,加强信息共享和协作,“一企一策”,共同研究增贷、稳贷、重组等解困措施,解决个体理性、集体非理性问题和“信息不对称”难题,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建立510家融资余额在10亿元以上的大型企业名单,分类做好“扶强”“帮困”“出清”三项工程,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大背景下,增加了机制灵活性,对部分重点企业在融资的流动性、安全性上予以重点支持。截至2020年6月末,名单内企业融资总余额较年初增加561.52亿元。

 

    三、打铁还需自身硬,技术赋能提升银行信息甄别和风控能力

 

    从银行角度看,解决信息不对称关键要提升自身的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近年来大数据、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已为破解银企信息不对称创造了很好的条件,有了这些技术的支撑,银行能够构建起自己的客户信用信息数据库,也能更有效地处理和识别各类外部信息。但不同类型的银行金融科技能力各不相同,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也各不相同,特别是中小银行由于各方面条件的限制,无法投入大量的物力和财力,如果没把握好信息科技的发展浪潮,可能会面临更大的生存和竞争压力。浙江银行业积极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策略,有效利用金融科技提升风险识别和控制能力。

 

    (一)依托互联网生态优势的纯线上风控模式

 

    发挥互联网生态圈平台优势,更好识别和预测信贷客户履约情况,开发针对性信用贷款产品。如浙江网商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为传统金融机构服务不到的长尾客户提供服务,充分利用互联网生态优势和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帮助电商、码商等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决融资难困境。同时,利用淘宝集市卖家、天猫商户信用贷款沉淀下来的逾期不良客户特征及大量线上经营数据建立风险评分模型,预测卖家信用贷款的违约概率,大大降低了信用风险。

 

    (二)扎根基层的线上线下相结合风控模式

 

    城商行、农商行利用自身扎根基层的优势,有效利用金融科技,线上线下相结合,将行业内行之有效的实践做法转化为大数据风控模型,破解信息不对称难题。如泰隆银行广泛应用大数据技术,借助政府和社会信息平台数据,使“三品三表”模型化,从“人品”信息中提炼出50多个指标,从“产品、押品”、客户行为和社会信息中提炼上百项指标,建成了“客户评分模型”“信用卡风险评分模型”“客户关系系统”并投入使用,通过人工现场调查与系统模型判别相结合,有效提高了风控能力,规避了由信贷员自身素质带来的风险问题。

 

    (三)依托自身科技实力的大数据风控模式

 

    大型银行积极改变传统经营理念,拥抱创新,主动发展金融科技,建立大数据风控系统,通过收集数据、建立模型、客户画像、优化迭代等流程,实现大数据风控。如建设银行与国家电网公司合作推出的“云电贷”(电e贷),基于企业用电信息,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信用贷款产品,实现了从客户申请、业务准入、额度测算、贷款审批、合同签约、贷款支用到贷款归还的全流程线上办理。

 

    四、持续加强社会信用环境治理,培育良好信用生态

 

    尽管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银企对接各项机制的完善能有效化解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但在金融市场中,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是一直存在的,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是个永恒难题,还需要整个社会信用体系和信用环境的不断完善,弥补信息不对称缺陷。习近平总书记在企业家座谈会上提出:“希望大家诚信守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银保监会“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经验现场交流会(台州)也要求加强信用贷服务能力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实现“能贷”“会贷”。浙江省委、省政府把“信用浙江”建设作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的头号工程,特别是近期全面部署实施信用“531X”工程,全力打造信用浙江升级版。

 

    (一)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机制和文化

 

    一方面,以《浙江省民营企业发展促进条例》实施为契机,推动企业规范会计核算,加强财务管理,降低银企信息不对称程度。推进培育企业信用意识,诚实守信,树立科学的负债经营理念。另一方面,联动地方政府公检法等部门建立联合惩戒逃废债会商工作机制,持续推进银行业联合惩戒逃废债工作,通过强化机制建设、升级方法手段、提高震慑力,实现“惩戒一个、震慑一批、警示一片”效果。

 

    (二)培育良好的信用文化和信贷文化

 

    引导银行机构建立与信用贷款相适应的涵盖业务拓展、产品研发、风险控制、绩效考核等全流程的业务管理体系;优化信用贷款风险管理,以掌握企业真实经营状况为核心和基础,前移风控关口,高质量开展信用贷业务;打造信用文化,注重第一还款能力核查,扭转银行贷款过于依赖抵押的“典当”文化,过于依赖担保的“裙带”文化,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1.“4”是针对“小微企业园、科创型、供应链型、吸纳就业型”等4类小微企业精准推进差异化的金融服务细分工作;“1”是探索银行保险机构与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深化在小微金融服务方面的合作。

 

 

 

 

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